作者: 孟欣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3-05-15 10:14
□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孟欣
一場馬拉松,考驗了一座城,也點燃了一座城,余焰不息。
2023“華瑞·華小糧杯”菏澤馬拉松雖已完美落幕,但馬拉松的記憶和“余溫”仍在激勵著菏澤奮勇前行。
一場馬拉松,點燃一座城 為保障此次馬拉松賽事有序、安全地舉辦,3月24日,菏澤市人民政府召開2023“華瑞·華小糧杯”菏澤馬拉松賽前新聞發布會,揭曉此屆馬拉松賽事安排情況、賽事亮點,以及比賽獎項設置等情況,并向世界各地馬拉松愛好者發出誠摯邀請。
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人多次做出批示,要求大力推動馬拉松與旅游、健康、休閑、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。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召開工作調度會,賽事組委會涉及的菏澤29個職能部門群策群力通力合作,逐一理清思路,拿出具體細化方案,將提升城市知名度、以賽促游、展示城市文化等方面促進城市文化、公益文化、志愿文化等緊密結合,共同推進文明創建與體育工作融合發展。
首次承辦A類賽事,這場馬拉松也是對菏澤最直觀的一道考題。
賽事的監管能力、投入機制、運營水平,群眾的參與程度,城市的形象展現,都在馬拉松運動員腳步丈量城市過程中一一體現,小到道路保潔、服務業配套,大到交通保障、線路施劃,串珠成鏈的美景和文明為跑者提供了展現菏澤魅力的參賽空間。
此次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分工明確,并與各保障部門制定了應急工作保障方案,在對志愿者的培訓、管理等方面也做出了詳細部署,確保了賽前、賽中、賽后各項工作順利進行。比賽當天,在起終點設立固定醫療點,在賽道沿途設立移動醫療救援服務站和沿途醫療服務志愿者團隊,有效處理突發事件,為所有的跑友打造一次完美的賽事體驗。 一個模式實現六大突破,菏澤體育闊步前行 不止一場馬拉松,菏澤體育事業持續突破、創新,帶來久久不息的融合發展新機遇。
近年來,菏澤市體育局搶抓機遇,務實創新,競技體育取得歷史性突破,并以“一個模式”為引領,實現六大突破,分別在奧運會、亞運會、全運會、省運會、體教融合、競技體育項目六個方面不斷刷新歷史,取得了驕人的成績,走出了一條菏澤特色競技體育發展之路。
菏澤立足全國“武術之鄉”地域人才優勢,創新開展“武術+”跨項選材模式,不斷突破菏澤,“功夫足球”閃耀全國舞臺,曹州武校足球隊榮獲2020年全國體校杯足球比賽(U14)季軍。奧運會上的我市滑雪運動員李方慧,取得我省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;菏澤水上運動、滑板、藤球運動員入選國家隊積極備戰亞運會;十四屆全運會勇奪3金2銀4銅,打破我市在全運會賽場上十六年來無緣金牌的歷史;體教融合方面,單縣一中男排勇奪2022年第十屆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聯賽排球項目(高中男子組)決賽冠軍,實現該項賽事在山東省歷史上第一個全國冠軍;以市體校為中心,宋江武校、曹州武校為兩翼,全市各級各類業余訓練隊伍為補充的“1+2+N”菏澤特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矩陣已初步形成,全力打造的“小而精、小而特、小而強”競技體育項目也接連實現破冰摘金的突破。
全民健身持續向深度和廣度推進,為近3000個村居(街道、社區)配建體育場地設施,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。城市“十五分鐘健身圈”初具規模,4處智慧化健身設施落戶環堤公園。年度舉辦縣級以上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00次以上,賽事活動長流水、不斷線。廣泛開展社區(農民)運動會,把運動會開到居民家門口,反響強烈。2022年以來開展市級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32次,市健身氣功協會、市健身秧歌運動協會、東明門球志愿服務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志愿服務項目庫。
而在體育產業方面,截止到年初,我市全市體育產業總體規模已達167.62億元,文體融合、體旅融合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。定陶汽車小鎮發揮輻射作用帶動周邊經濟發展,國家級示范項目“鄆城會盟”系列活動有聲有色,百名功夫小子亮相冬奧會開幕式,宋江武校實現了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的有效融合。
一場馬拉松,又不止一場馬拉松,正點燃菏澤一座城,余焰不息,帶給菏澤體育事業全新的考驗和機遇。下一步,我市將繼續以“三個一”為抓手,統籌競技體育、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齊頭并進,不斷形成建設體育強市的強大合力。